許多人認為管機線路發展至今,已經難有突破之處,大多數管機都是以前人立定的經典線路為藍本。但是EAR的Tim de Paravicini跳脫傳統框架,以獨創線路解決管機缺陷,V12就是一部沒有前例可循的管機,它克服了傳統管機低頻控制力有限的缺點,將真空管反應速度超快的優勢發揮到極限,它所展現的超凡開放感、活生感與速度感,不論晶體或是管機都難以匹敵。

文章資料來源:音響論壇

來自英國的EAR Yoshino創立於1978年,公司全名是Esoteric Audio Research,創始人兼設計者Tim de Paravicini有「鬼才」封號,在Hi End音響界享有崇高地位,對於近代Hi End音響的發展有著關鍵影響,相信資深玩家都不陌生。音響圈一直有不少玩家將EAR的器材視為收藏級的經典逸品,二手市場一旦出現,往往立刻高價秒殺,成為Hi End音響界少數二手行情居高不下的收藏精品。

近年EAR Yoshino在台灣市場沉寂了好一段時間,直到前陣子仩益取得代理,這個品牌才再度在本地開始活躍。因為這次評論他們的V12真空管綜合擴大機,我查詢了過刊資料,意外發現本刊歷年有關EAR的評論竟然屈指可數,所以趁著多年之後再度評論EAR器材的機會,我認為有必要再一次介紹EAR及Tim de Paravicini的生平背景與品牌歷史。

不平凡的鬼才

Tim de Paravicini堪稱是Hi End音響界的傳奇人物,他出生於奈及利亞,父親是從英國前往奈及利亞進行研究的地質學家,母親精通古典鋼琴演奏。Tim在七歲時回到英國就學,因為母親的影響,他從小愛上音樂,13歲就開始自己DIY擴大機。1965年,不安於現狀的Tim因為厭倦英國的政治風氣,所以移居氣候溫暖的南非。時年20歲的Tim也與當年許多年輕人一般熱愛搖滾樂,只不過年輕的Tim不只是聽聽音樂而已,他還幫許多搖滾樂團設計吉他擴大機甚至錄音設備。那時他甚至開了一家公司,專門製造音響用變壓器,並且開始廣泛接觸Hi End音響廠商,擔任許多廠家的幕後顧問,其中之一就是日本Luxman的南非代理商。

在日本成名

有一次Luxman總裁訪問南非,與Tim暢談音響理念,對於他的設計天才大為讚賞,當下邀請他到日本Luxman工作,Tim也欣然接受挑戰,於1972年到日本大阪Luxman總部負責研發擴大機。當年日本電子產業對於自家技術有著絕對的自尊,很難接受外人的干涉與挑戰。Luxman延攬一個27歲英國小伙子加入等同於公司核心命脈的研發部,在當時可說是極不尋常的特例。沒想到年輕氣盛的Tim不但沒有入境隨俗,竟然還直接衝撞日本傳統企業文化。他把Luxman所有擴大機研究過一輪之後,竟然認為這些產品都不夠好,他有信心可以設計出更好的擴大機。所幸Luxman當年態度開放,樂於接納不同意見,非但沒有把Tim逐出公司,還放手讓他發揮創意。Tim當然也沒有讓Luxman失望,不但設計出至今仍被視為經典的3045單聲道真空管後級,還在Luxman創立50週年之際,主導C1000、M6000晶體前後級的誕生。這套前後級在當年轟動一時,後級不但可以持續輸出300瓦大功率,超低失真的表現還超越市面上所有頂尖競爭對手,在當時HiEnd音響界甚至引爆「規格大戰」,一時之間, 所有頂級擴大機都以C1000、M6000為假想敵,企圖在重播頻寬與失真數據上逼近C1000、M6000樹立的超高標準。替許多音響廠幕後操刀在Luxman工作的經歷,讓Tim學到了日本對品質毫不妥協的態度。四年之後,Tim與他的日本老婆回到英國,1978年後創立了自己的音響品牌EAR,創業作是一款採用罕見PL509功率管的509單聲道後級,這款擴大機具備100瓦輸出功率與管機少有的大電流驅動能力,也奠定了Tim以獨創管機線路,突破傳統管機限制的設計理念。在此同時,Tim也繼續為許多音響廠幕後操刀,替Musical Fidelity設計出紅極一時的A1綜合擴大機,還替Quad設計出堪稱經典的QC24P真空管唱放與II/80真空管後級。

跨足專業錄音領域

你以為Tim的作品只限於家用音響領域嗎?進入1980年代,他開始跨足專業錄音器材領域,那時CD才剛崛起,Tim是極少數大聲疾呼CD解析度不夠理想的類比訊源死硬派擁護者之一。他甚至回溯音響重播的源頭,開始研究黑膠刻片技術,解決了刻片頭的回授問題,替IslandRecords、Mobile Fidelity Sound Lab等唱片公司設計黑膠刻片機。他改良的Studer與Ampex盤帶錄音座被錄音大師Bob Rudwig所愛用。他設計的壓縮器(Compressor)、限制器(Limiter)與等化器(Equalizer)被發燒友喜愛的喇叭花唱片公司(Sheffield Lab)傳奇錄音師Doug Sax採用。著名發燒獨立唱片廠Water Lily Acoustics則使用了Tim設計的電容式麥克風、真空管麥克風擴大機與盤帶機。除此之外, 包括音響迷熟悉的 Chesky Records、Classic Records,以及Pink Floyd、Beatles的Paul McCartney與Ringo Starr、Kate Bush、Cassandra Wilson、Ry Cooder、Aerosmith、Bob Marley等眾多知名樂團與樂手,甚至近來炙手可熱的Adele御用錄音師Paul Epworth,都是Tim錄音設備的愛用者。在Hi End音響領域,有辦法一手掌握錄音到重播的每個環節,並且有能力在每個環節都設計出頂尖器材的,放眼古今也只有Tim de Paravicini一人而已。

洞悉管機真理

為什麼專業錄音領域有這麼多人愛用Tim設計的器材?在一篇專訪中,Tim曾經直言,因為他的器材沒有任何音染,可以讓人聽到聲音的真實原貌。事實上,他設計的家用音響器材,也完全依循這個理念。他對於真空管擴大機的設計理念尤其值得一提。許多人認為管機的好聲,來自於聽感上較為悅耳的偶次諧波失真,但是Tim完全不認同。他認為管機不應該依靠這種非線性失真,任何附加於原始訊號之外的失真,都應該被降到最低。許多人喜歡管機的溫暖韻味,Tim 也不苟同,他認為這種溫暖的染色,來自於管機的高頻延伸受限,使用了劣質的變壓器,以及過高的輸出阻抗等等設計缺陷。許多人認為Tim獨沽管機,但其實Tim從Luxman時期就一直是真空管、晶體放大兩路兼修,EAR之前推出的312前級與M100A單聲道旗艦後級,採用的就是晶體架構。對他而言,管機與晶體擴大機的主要差異,來自於線路設計不同,而非真空管或晶體元件的差異,只要線路設計得當,不論管機或晶體機都可以發出一樣優質的聲音。

破解阻尼因數迷思

既然如此,那麼EAR的產品為何始終以管機為主?依照Tim的觀點,主要原因是「管機要克服的問題比晶體機少」。真空管先天就有增益較高、反應速度更快的優點。晶體機則為了降低工作溫度與製造成本,通常採用AB類放大設計,必須施加大量負回授降低這種線路的交越失真,此時相位失真浮現,對音樂重播就會造成傷害。
許多人認為管機的阻尼因數較低,對低頻的控制力因此受限。Tim對此也有獨到見解。他認為只要經過簡單計算,就可以破解阻尼因數的迷思。對一般8歐姆負載的喇叭而言,阻尼因數其實在10以上,對於低頻的控制力就沒有明顯差異。一般人之所以認為晶體機的低頻控制力較好,主要原因並非晶體機的阻尼因數較高,影響更大的其實是負回授線路的設計、頻率響應的分布、以及遭遇過載失真的回復能力等等特性。

不套用傳統管機線路

Tim之所以採用獨創管機線路,就是為了解決傳統管機線路在音染、失真與低頻控制力上的缺陷。他在推出EAR的創業作509單聲道真空管後級時,就設計出獨家Balanced Bridge線路,讓這款後級在遭遇喇叭負載阻抗降低時,依然可以維持穩定的功率輸出以及大電流輸出能力。這次評論的V12就繼承了這項技術,關鍵在於採用了獨特的輸出變壓器繞線結構,將初級繞線平均分配給功率管的屏極與陰極,並且在陰極的初級繞線施加適量負回授,藉此降低輸出阻抗,提升線性表現。
V12的真空管配置也與傳統管機迥異,它跳脫了傳統管機常見的超線性或直熱三級管架構,一共使用了多達12支EL84功率管與10支ECC83訊號管,其中EL84每聲道配置3對,以純A類、五極管、併聯推挽方式運作,輸出功率50瓦。ECC83則是每聲道配置5支,在電壓放大之後,以陰極隨耦作為緩衝級,與輸出級直接交連,一方面可以排除交聯電容的失真,另一方面可以產生更充足的電流,對於提升低頻表現有所助益。

造型源自Jaguar V12引擎

為什麼Tim選擇EL84作為V12的功率管呢?原廠資料中並未說明,但是誕生於真空管時代晚期的EL84的確是特性優異的管子,它的推力不俗、失真極低,而且非常耐用,重點是價格不貴,就算12支EL84整套換掉,花費也不會太高。值得一提的是,Tim對於管機的穩定性與耐用性非常重視,他所設計的管機,真空管的壽命也比一般管機要長,用家大可安心聆賞音樂,不太需要擔心真空管太快老化的問題。
V12的外觀也是亮點,獨特的造型源自Tim最喜歡的英國Jaguar經典跑車V12引擎,V12這個型號想必也是由此而來。拱型機箱的兩側分別設置兩個聲道的真空管,電源變壓器與兩顆輸出變壓器則設置在機箱中央,看起來的確頗為神似汽車的V型引擎。重點是這種機箱的左右配重對稱,相信對於降低機箱共振有所幫助。

超水準驅動力

到底V12的50瓦功率有何能耐?是否真如原廠宣稱,克服了管機低頻控制力有限的問題?我首先搭配Marten Django XL喇叭進行試聽,這款喇叭的靈敏度89dB雖然不算低,但是要推動每聲道三只8吋低音單體絕非易事,V12可以勝任嗎?聽Larry Carlton與Robben Ford兩大吉他手合作的現場演奏專輯「Unplugged」,貝斯撥奏的低頻飽滿感非常好,擊鼓衝擊力也很強勁,重點是低頻的收放不但快速,還有著很自然的彈性。嚴格來說,低頻如果可以更緊實一點會更好,但是在本刊大試聽室中,即使以大音量聆聽,聲音也不壓縮拘束,以一部50瓦管機而言,這已經是超水準表現。

弦樂溫潤圓滑

V12的音質又是否如Tim所言,不帶任何音染呢?我分別測試了小提琴與鋼琴重播的表現。先聽曾宇謙的「Reverie」專輯,我的第一個發現是小提琴的運弓轉折比我以往聽到的更為靈活,琴音的伸展更為開放,樂曲的行進有一種無拘無束的流暢感,而不是一板一眼的演奏。第二個發現是琴音線條有著溫潤圓滑的質感。V12的小提琴音質的確比一般晶體機更有暖意,不過我認為這種「暖」並不是暈黃模糊的染色,而是小提琴音質中本來就應該呈現的溫潤質感,讓琴音聽來更自然真實。

接近單端管機的透明感

再聽李雲迪演奏的李斯特鋼琴曲「鐘」,高音鍵敲下的第一時間,我就察覺高頻泛音瞬間飄散,洋溢在整個聆聽空間中,如此豐富的泛音延伸,也是我以往聆聽此曲所極少感受到的。這種豐富的泛音,不但為鋼琴觸鍵增添高貴的光澤感,也讓整體演奏呈現更真實的現場感。另一個引起我注意的是,V12的鋼琴音質非常透明純淨,聽不到任何雜質,短音跳躍也非常靈巧。這種透明度與靈敏的反應速度,其實與我聽過的直熱式單端管機已經非常接近。可見Tim的獨創五級管併聯推挽線路,在降低失真與提升音質純淨度上,的確有其獨到之處。接下來,我試著將喇叭換為靈敏度更高(89dB)的Tannoy Eaton,沒想到這一變動,讓整體重播產生了戲劇化的轉變。在前一組搭配時,我就發現V12的聲底特別活潑開放,沒想到搭配Eaton時,這種特質進一步的得到施展。聽爵士與藍調女歌手Mary Stallings在她1961年首張專輯「Cal Tjader Plays Mary Stallings Sings」演唱的「Mighty Rumblin’ Blues」,那寬鬆開放、無拘無束的演唱立刻讓我豎起耳朵,抖音尾韻更像是被放大鏡放大了一般,強弱起伏伸展的更為盡興,沒有任何壓抑之感。我還發現這套組合可以將她的唱腔表現的更為放鬆、更為開放,如果你喜歡藍調音樂,應該知道這種「放鬆感」,對於藍調演唱是非常重要的。這套組合的詮釋,簡直將Mary Stallings得天獨厚、無拘無束、寬闊宏亮、悠然自在的藍調唱腔表現的活靈活現、淋漓盡致。

絕佳的開放感與活生感

再聽日本爵士女歌手李敬子演唱的「Distance」,我發現這套組合同樣可以將她的歌聲表現得更為輕鬆,鋼琴高音聽來也更為清爽,不過情感的濃度卻不會因此而被稀釋。寫到這裡,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,許多人認為傳統Tannoy經典同軸單體的聲底濃厚溫潤,高頻較為內斂,為什麼我聽到的聲音會特別開放爽朗呢?其實,許多人認為Tannoy經典同軸單體聲音內斂、高音甚至有點悶的刻板印象是不正確的,只要搭配得當,Tannoy經典同軸單體其實可以表現得非常開放、活生而靈活,新一代Legacy系列的高頻延伸與低頻速度又得到進一步的提升,搭配活生感特別好的V12,整體的開放感、寬鬆感與靈活度簡直徹底釋放。

這套組合的低頻表現又是如何?

聽Leonard Cohe演唱的「A Thousand Kisses Deep」,這套組合可以忠實表現出他低沈、厚實、寬鬆又充滿磁性的嗓音,低頻的彈性特別自然軟Q。再聽搖滾吉他手Steve Lukather在「All’s Well That Ends Well」專輯中的「On My Way Home」,擊鼓收放也表現得俐落明快,毫不遲疑,可見V12已經抓牢Eaton那只10吋同軸單體。
難道這套組合沒有缺點嗎?在聆聽穆拉汶斯基指揮的柴可夫斯基「第五號交響曲」時,音樂整體的開放感與流暢感雖然表現出色,但是樂曲中那種低沈、厚重、甚至有些陰鬱的氛圍卻表現得不夠到位,如果V12能夠搭配我之前試聽過、採用15吋同軸單體的Tannoy Legacy Arden喇叭,我相信聲音會更為沉穩。老實說,這真是罕見的聆聽經驗,以往我在測試器材時,總是希望聽到更為開放、活生的表現,沒想到V12與Eaton的搭配,竟然讓我覺得太「放」了,反而希望收回來一些,所以我開始尋找第三組搭配。

喇叭搭配很重要

我的第三組搭配是什麼呢?我試著將試聽室中的Spendor G455喇叭接上V12,沒想到聲音竟然對了!再聽一次 Mary Stallings的演唱,尾韻抖音同樣起伏分明,悠然的歌唱性也依然保留,但是嗓音增添了一份柔美的質感。根據以往聆聽經驗,G455的高頻較為溫潤內斂,但是在V12的驅動下,高音竟然完全解放,展現出非常好的開放感,小提琴即使拔高強奏,琴音依然伸展自如,而且音質依然圓滑醇美,毫無緊繃壓縮跡象。簡單的說,V12賦予G455更開放活生的表現,G455則為V12增添了柔美的音質與適度的沉穩感,可說一方面充分發揮了兩者的優點,一方面又取得了良好的互補。
後來我才發現,在國外音響展中,Tim自己也經常使用與Spendor頗有淵源的英國Graham喇叭搭配自家EAR管機,難怪V12與Spendor G455的聲音特性會如此合拍。
經過上述三組搭配,我得到兩個發現:第一,V12的50瓦其實非常夠用,驅動大多數中高靈敏度的中型喇叭都不成問題。第二,雖然V12的驅動力不用擔心,但是喇叭的搭配依然重要,搭配聲底細膩柔美、靈敏度高的喇叭,更能發揮V12活生開放的特質。

開啟管機的另一扇窗

許多人認為管機線路已經非常成熟,線路設計難以跳脫前人立定的幾套基本藍圖。不過採用Tim原創線路的V12,卻開啟了管機的另一扇窗。它有接近晶體機的充沛驅動力,也有接近單端管機的純淨透明音質。絕佳的開放感與活生感,更是一般晶體機或管機所少有。一如Tim所言,擴大機不應該有晶體或真空管之分。V12讓我聽到的不是放大元件的聲音,而是直接呈現錄音原貌的真實感、音樂能量徹底釋放的活生感,以及直探音樂核心所散發的豐富情感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